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地质论评
主办:中国地质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0371-5736
CN:11-1952/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245575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学术讨论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地质论评文献(地质学文献综述)(2)

来源:地质论评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8 21:4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4 .大地震来了火山爆发了会怎么样 有些人怀疑,如果真的发生了大地震,长白山火山爆发了,会怎么样? 实际上即使火山爆发,影响的范围也不大。 一

04 .大地震来了火山爆发了会怎么样

有些人怀疑,如果真的发生了大地震,长白山火山爆发了,会怎么样?

实际上即使火山爆发,影响的范围也不大。

一是火山喷发有9个级别,其中6个以上的火山喷发会影响周围环境,但据史料记载,长白山这样影响较大的喷发还没有发生。

根据1597年以来的史料,每次喷发的等级不是很大。 例如,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25年,目击者说有炮击声,烟雾喷出,飞过山后,不知去向。

另外,1898年俄罗斯探险家来到天池调查时,正好赶上火山喷发,事后被定义为VEI2等级。

总的来说,大部分火山喷发的水平并不高,像汤家喷发也就是六级,对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轻微,只要我国能及时监测喷发,并且水平不高,影响就不会很大。

最后写

世界上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发生1万次以上的地震。 其中99%的地震非常轻微,我们甚至很难感受到这种轻微的地震,只能用仪器测量,所以偶尔会有不用大惊小怪的地震。

即使真的发生了大地震,那也是自然的力量,只要我们记住科学的应对,依然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

如果你喜欢,请点赞。 每天推送有趣的知识文章。

地质论评文献长白山在苏醒

玄武岩还有什么叫法?

(长石更多的碱性玄武岩)、中长玄武岩(又称夏威夷岩、有中长石的碱性玄武岩)、细碧岩) (钠长石或有更长石的海相拉斑玄武岩)、苦橄榄玄武岩)、高铝玄武岩) Al2O3为16.5% 是地球洋壶和月月海最主要的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壶和月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1546年,g .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一词描述德国萨克森黑岩。 玄武岩这个词,是从日语中引用的。 在日本兵库县玄武洞发现了黑色的橄榄玄武岩,因此得名。

玄武岩主要矿物为富钙单斜辉石和基性斜长石; 次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易变辉石、铁钛氧化物、碱性长石、石英或副长石、沸石、角闪石、云母、磷灰石、锆石、铁尖晶石、硫化物、石墨等。

太湖之谜?

太湖成因之争:

20世纪初,地理学家丁文江和外国学者登斯坦就萧文认为大江的沉积导致了太湖的形成。 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和汪湖桢等提出了泻湖成因论。 也就是说,今后广为流传的太湖是经过“湾-泻湖-湖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形成的。

近年来,随着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太湖成因的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 也有人对泻湖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疑问。 人们普遍认为海水在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是被冲刷着沉积的,这种情况对整个古陆来说并不平衡,虽然有些地方有泻湖地形的沉积,但它并不具有整体意义。

然而,人们在阅读北宋古书《施明昊123》时,却发现北宋神宗八年(1075年)太湖地区发生大旱,太湖水位降至前所未见的位置。 于是,人们发现,在干涸了几米的湖底,竟然出现了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的街道,残破的树桩还矗立在湖里。 太湖湖底发现了距今6000年至1万年前的古代人类石器时代的遗迹。

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假说。 据推测,大约6000年到1万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平原,人们在这里生活、居住。 由于地形低,终于积水成了湖。 人们来不及搬出他们的房子,就被洪水淹没了。

水资源评价基本方法?

一、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

(一)地表径流量分析确定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沿地面或地下汇流到河道后,收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通过分析计算系统内各河流径流量,评价地表水资源量。

系列长度不少于20a,包括丰、平、枯水年水文观测数据,直接利用该数据计算; 系列长度小于20a的短期观测数据,对实测径流系列进行相关插值展延或降雨插值展延后重新计算; 在未掌握系列实测流出量的情况下,直接引用现有文献的数据。

(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方法

采用典型的年法进行评价。 根据利用条件统计计算河流年流量频率,确定典型可利用年流量,作为地表水可利用量。

在不能控制或调整地表径流的情况下,以自然条件下地表水产生量为地表水可利用量极限量,逐年进行地表水可选择使用量统计分析,根据枯水典型年份(P=75% )地表水径流量确定地表水可利用量。 在可以进行地表径流拦截调整的地区,根据水平年(P=50% () )的地表水径流评价可利用量。

文章来源:《地质论评》 网址: http://www.dzlpzz.cn/zonghexinwen/2022/1208/493.html

上一篇:地矿类专业毕业后好就业吗
下一篇:地质论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地质论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