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地质论评
主办:中国地质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0371-5736
CN:11-1952/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245575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学术讨论
笔者曾经从“表演方法相互借鉴”“故事素材相互借用”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了评书与戏曲艺术形态的相似性,但是评书与戏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下面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表现与再现:评书与戏曲习用的叙事方式
评书与戏曲都是叙事文学,都追求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是它们的叙事方式是不一样的。
评书是“以口语讲说”故事,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虽然戏曲也有口语的“唱”和“念”,但这不是戏曲讲故事的主要手段,歌舞才是戏曲再现故事的主要艺术手段。
评书是“表现”的艺术,戏曲是“再现”的艺术。清代苏州弹词名家马如飞曾说:
沈沧州云,书与戏不同何也?盖现身中之说法,戏所以宜观也;说法中之现身,书所以宜听也。[1]
“说法中之现身”和“现身中之说法”是评书和戏曲表演方式的根本不同和原则区别。书“宜听”,其接受群体往往被称之为“听众”;戏“宜观”,其接受群体则常常被称之为“观众”。
戏曲采用“再现”的艺术手段展示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由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进行表演,对故事的叙述是“代言体”的。作者不在舞台上,在舞台上的是演员。演员的语言都是角色的语言,演员本人和作者很少能参与其中说话,只有旁白和帮唱有时可以传达作者和演员的看法。戏曲演员的角色一旦固定,就要按照角色要求化装,脸谱、头饰、服饰等等全都要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扮谁就是谁。演员本人被隐去,舞台上的演员不再是演员本人,而是剧中人物,和观众交流的是角色而非演员。演员通过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向观众传达艺术信息。他们对故事的叙述是“再现”故事内容,以第一人称完成表演,即“现身中说法”。
评书对所叙故事是“表现”的而不是再现的。说书人主要凭借口头语言来讲故事,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并不装扮成书中的人物,对故事的表现是“叙述体”的。交代背景、描绘环境、点明主题、推动情节、刻画人物、铺陈渲染、评点议论等等都要靠叙述来实现,叙述是评书表演的基础和根本。说书人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隐藏起来,而是随时走出故事和听众直接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们无所不知,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这种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和戏曲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是不一样的,戏曲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难以做到全知全能。
不过,评书并非光凭一张口来叙述故事就行了,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是其艺术手段的主体和核心,但并不是唯一和全部。在叙述过程中为了使故事生动逼真,启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也有适当的第一人称的表演,在“表现”的基础上适当地“再现”人物和故事,南方评话叫作“起角色”。说书人“起角色”,往往用人物的方言,模仿人物的语气声调、神态表情、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但说书人无论演哪个人物都不需勾脸、换衣等等,是由不装扮的角色进行表演的。观众看到的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依然是演员本人。演员对所表现的人物和事物是模仿性地现身,即“说法中现身”,而且这种模仿是服从于叙事的模仿,是为讲故事服务的。“出出进进,不离本分”,评书演员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担负的主要职责是讲故事。
当评书演员“现身”的时候,似乎和戏曲表演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戏曲表演一般是一人一角,而评书表演一般为一人多角,很像是一个人完成了一台大戏。演员模拟书中的人物,可以反复模拟同一个角色,也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角色,扮老扮少,装男装女,都不受限制,非常自由。正如艺谚所说:“正演老生,又变小丑;正在受审,又变知县;正演武生,又变大面;台上一人,霎时万变;千军万马,同时出现。”如果像戏曲一样只能一人一个角色,那么一部评书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角色,要有几十个上百个人来演,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其结果只能是“戏不像戏,书不是书”了。
说书人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可以随意地跳进跳出。时而跳进角色,模拟书中生旦净末丑文行武行等各种角色;时而跳出角色,以说书人口吻叙述故事、评论书情事理。说书人的“现身”,是时而现身作品中的人物,时而现身演员自己,这是戏曲不能做到的。戏曲演员扮演的角色是连续的、始终如一的,不会中途变成另一个角色。
文章来源:《地质论评》 网址: http://www.dzlpzz.cn/qikandaodu/2021/0706/428.html
上一篇:陈伯海先生建立的唐诗学学科体系
下一篇:正义之师人民之胜和平之咏交响清唱剧抗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