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地质论评
主办:中国地质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ISSN:0371-5736
CN:11-1952/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245575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学术讨论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黑玛湖的秘密(8)

来源:地质论评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11: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年轻的负责人涨红了脸,说:“自然界将一个秘密藏在这片荒原深处,上天就会派一个人来探寻它。不破译出这个密码,这个人是不会死的……” 老甘回

年轻的负责人涨红了脸,说:“自然界将一个秘密藏在这片荒原深处,上天就会派一个人来探寻它。不破译出这个密码,这个人是不会死的……”

老甘回到越野车上,行驶在了离开黑玛湖荒原的路上。老甘掏出手帕捂在眼睛上,久久没取下来。

西部石油勘探开发总部接到一个通知,说世界石油勘探协会有位美国籍专家要到西部考察,让他们做好接待工作。通知告知:这位专家叫乔治·史密斯,其实是位华人。他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上听了关于西部黑玛湖荒原勘探情况的介绍,表示关注。经过中国有关方面允许,这位史密斯博士来实地考察一下。据有关部门了解,乔治·史密斯在美国读的是地学博士,此人去过中东、拉美和极地,见识广博,曾为几个大石油公司解决过勘探难题。北京勘探界对乔治·史密斯先生的西部之行抱有很大期待。

这个叫乔治·史密斯的人其实就是李驼子。当年李驼子回到母校,在他老师手下的试验室里打工。老师带了几名研究生,李驼子工作之余伸长耳朵旁听。校方了解到李驼子的遭遇,深为该校人才不被西部重视而愤懑。学校有出国留学的名额,考试时让李驼子也去试一试。经历了大劫难,李驼子大彻大悟,学问长进非同常人,竟然考过了。出国留学使李驼子真像一只快乐的鸟儿在辽阔的天空飞翔,成功的故事接踵而来敲李驼子的命运之门。这次回国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李驼子原计划会议一结束回母校见见当年的老师就动身去欧洲某地,当他想到黑玛湖荒原石油勘探难题,临时改变了计划。

李驼子知道黑玛湖一号井的全部情况,全井的资料都经过了他的手。李驼子在西部黑玛湖荒原搞勘探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西部石油勘探开发总部没有人认识他。总部领导亲自出面接待这位名叫乔治·史密斯博士,更被他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所折服,现场专门配了翻译,气氛搞得很像外交场合。

乔治·史密斯博士说,他对黑玛湖一号井很有兴趣,想去实地看一看,如果方便的话,请允许他查阅另外一些探井的钻探资料。总部领导爽快地说,完全可以。我们希望史密斯先生能够提出宝贵的建议。领导们从乔治·史密斯典型的华人脸孔上获得了一种亲切的信任,总部勘探研究机构抽出了几位专家陪同,并通知黑玛湖勘探分部,为史密斯博士提供各方面的便利。

李驼子在黑玛湖勘探分部看到了黑玛湖一号井的原始资料。那一本本皮子泛黄盖了档案馆印章的文本,里面是他亲笔写下的现场记录,他眼泪热辣辣地浸润着眼眶,好在有那幅宽大的茶色眼镜遮挡,没让陪同的人发现他的失态。

“史密斯先生,这些资料我们让人突击翻译出来,三天之后你就可以读到。”

李驼子突然用汉语说:“谢谢,我完全读得懂。”

李驼子在黑玛湖荒原逗留了四十多天。陪同的人看到,每天晚饭后,乔治·史密斯博士一个人走上那条两旁长着高大白杨树的道路,他谢绝所有人陪同,独自向夕阳沉下去的方向走去,到夜色沉重时,才从另一条路上返回来。陪同的人尽管不知道史密斯博士去了哪里,但发现他对这里的环境一点儿也不陌生。早晨发现他的房间是空的,而早饭前十分钟,史密斯博士又从大门外的林荫里慢慢走出来。陪同的人相互谈论说,史密斯博士是个方位感极强的人,熟悉环境快过一般人。史密斯博士一定在深入思考黑玛湖荒原的钻探难题。

乔治·史密斯博士结束了他的考察研究,陪同人员帮他收拾行装,发现他还是原来那些东西,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会收集来很多的资料。他们一同返回总部。陪同人员向总部领导汇报,说四十多天里乔治·史密斯博士只是埋头看资料,很少说话,散步也是一个人独自行动,并没有针对黑玛湖荒原勘探发表过什么看法,也没向他们提出过什么疑问。总部征得乔治·史密斯博士的同意,决定在总部勘探研究院安排他作一次学术演讲。据说乔治·史密斯博士在国际场合作学术演讲是按分钟计酬的,总部决定按国际惯例给他付酬金。乔治·史密斯谢绝了,说他只讲三十分钟,不要报酬。

乔治·史密斯演讲那天,去听的人很多。乔治·史密斯仍然用流利的美式英语,这让很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大呼过瘾。乔治·史密斯一开始便讲石油勘探目前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科学,用一种方法或思路发现一个油田,用同样的方法或思路去寻找另一个油田肯定会碰壁。勘探家很喜欢在自己发现一个或几个油田之后,去总结研究形成一套理论,供人在新的领域去使用。这其实不是理论,充其量只能算一种经验。世界上现在还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油区,勘探家面对的永远是全新的领域,随时面临失败。因而勘探家永远行走在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探索的道路上,这也正是石油勘探的魅力所在。乔治·史密斯博士在演讲结束前谈到黑玛湖荒原的石油勘探,他说黑玛湖荒原是个非常有趣的油区,竟然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一个地区存在成功和失败的范例。他讲起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勘探新区发生的勘探故事,提到了一个词“COPY”。与会者很希望乔治·史密斯博士展开谈一谈黑玛湖荒原勘探,哪怕是毫不留情的批判,然而他的演讲结束了。

文章来源:《地质论评》 网址: http://www.dzlpzz.cn/qikandaodu/2021/0726/442.html

上一篇:地质封存泄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及耐受
下一篇:戈壁毡房酸马奶